如何治療自閉兒(Autism)-早期療育
臨床心理師 梁家綺
新生兒在生命初探階段,透過視、聽、嗅、味、觸覺等五感來探索這個世界,學習能力強大的孩子能夠快速與世界連結,良好的照顧者與同齡的孩子刺激能夠幫助他更完整與全面的學習。孩子逐漸學習新的動作、語言、聲音,與社會互動並提升好奇心。
自閉症兒童的學習,在社會學習系統出了問題,一是很難與別人溝通和了解別人,二是容易重複、刻板的活動,出現了典型社會互動、同理心、善解別人情緒的生物系統出現了異常。不同的生物原因、基因、環境複雜的交互作用下,進而影響腦部發展,不像一般孩子那麼容易向別人學習。
為了讓自閉兒的獨特性被尊重,讓他們盡可能的能發揮潛能,學習和家人、同儕一起參與日常生活的準備,改善那些限制其社會參與的困難,從而提供他們充分表現其獨特潛力的機會。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模式:
一、 丹佛早療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ESDM)
在自然、有意義、有酬賞、互動式的日常團體活動中實施,將孩子的目標融入每天所有的例行活動裡與相關遊戲中。將其注意力導向學習的來源,具備共享式注意力,讓孩子能同時專注在人與物上面,促成共同的互動與溝通。藉由手勢、語言、臉部表情,鼓勵孩子能專注。並重視行為治療的教導技術,引導前置事件A-行為B-結果C的產生,運用正確提示使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管理孩子對情感的覺醒,緩減高敏感兒的情緒過度活躍。管理行為問題,處理發生適應不良的行為(例如:攻擊、自傷、破壞東西、亂發脾氣),透過功能性行為評估,設計一套正向行為支持計畫。學習與同儕互動,提升遊戲能力,激發孩子的最大動機,發揮成人的正向情感,協助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感受善解與回應,能創造豐富多樣的溝通機會。
二、 家長參與的療育方案(Improving Parents As Communication Teachers, ImPACT)
著重自然發展行為療育(Naturalistic 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NDBIs),重視類化與回歸生活本位。由專業工作者帶領家長一步步實踐,讓孩子在家庭與社區中逐步穩健成長。讓家長成為孩子溝通訓練的老師,同時進行學步兒團體與親職教育團體,配合遊戲與主題式教學,在團體前評估與設定計畫,提供示範、演練、回饋。個別化的家長訓練模式課程,指引家長著手開始,發展目標與做好準備,布置有利成功的家庭環境。專注於兒童,跟隨兒童,模仿兒童,來提升社會化的行為產生。調整溝通方式,使用誇張化與擴展溝通方式,專注於兒童與調整溝通方式。創造機會,使用遊戲性方式,學會均衡輪流的技巧,誘發溝通。教導新技能,提示和獎賞,提升主動溝通能力與理解溝通能力,逐漸歷經模仿、擴展遊戲階段,能夠塑造在社區的活動與互動,往前邁進,為後續成功做計畫,改變結果,教導替代技能。
早期療育課程,提醒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學習和發展新技巧,透過使孩子一起參與日常活動及遊戲,你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在臨床心理師的陪伴與治療下,協助提升有動機的活動,使孩子持續參與,讓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學習,使孩子在有趣、正向及充滿讚美的活動中學習得最好,發現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立刻稱讚,幫助孩子能共同參與遊戲及家庭例行活動,為孩子創造溝通分享的機會!
參考資料:
穩步‧慢行: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溝通、學習
學習、互動與融入:自閉症幼兒的丹佛早療團體模式
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教練手冊
教導自閉症幼兒社會溝通能力:家長學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