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什麼?如何自我評估?
林治家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狀況 : 面對第二天的重要考試或面試、即將到截止日期的報告或作業、需要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場合時,開始感到頭痛、心悸、手腳冰冷發汗、噁心想吐、、肌肉緊繃、感到慌張、害怕、無法克制地出現各種災難的想法或無意義的行為(例如不斷洗手、咬手指等),甚至出現睡眠障礙、短暫性的失能 (例如突然無法說話、思考)。如果是,那麼你可能正面臨著焦慮的困擾。
焦慮是人類面臨壓力時的一種正常反應,它來自於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是人類演化過程中的產物。試想一下,在處處充滿危險的原始叢林中,原始人們在狩獵過程中如果不能保持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面對危險時無法即刻地做出反應,那麼他很可能會因此喪命。換句話說,不夠焦慮的那群人可能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因為過於掉以輕心而被淘汰。時至今日,我們的社會有著高度的文明發展讓我們不必像原始人一樣時刻面臨著死亡的風險,但也因為社會演變得太快,讓我們大腦的機制來不及適應,調整對事件危險程度的判斷能力。以致於我們在面臨壓力時可能錯誤高估壓力的危險程度,導致人們出現高於面對壓力時應有的反應,更甚者,可能因為大腦短時間內超載出現急性的失能反應。如果長期處在一種對生活周遭壓力過度敏感的狀態,大腦也會因為長時間的過度負荷出現慢性的功能退化(例如記憶力下降、思考能力衰退等)。
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在遭遇事件時並不能正確的評估它的危險程度,我們會對考試、面試失利出現一種接近面臨生命危險的緊張反應,卻對於抽菸、喝酒、甚至是酒駕這些可能真正傷害身體或生命的後果視而不見。
焦慮是人們重要的生存機制,適當的焦慮可以幫助我們讓身體處在一種緊張狀態並更能有更高的注意力及反應,使我們可以在遇到問題時有更好的表現,但錯誤的焦慮則可能反而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
以下是廣泛性焦慮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 GAD-7),它是一種簡短的自我評估量表,用於評估過去兩周內焦慮症狀的頻率與嚴重程度。
在過去兩個星期, 有多少時候您受到以下任何問題所困擾?
完全沒有(0分)/幾天(1分)/一半以上天數(2分)/幾乎每天(3分)
1. 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
2. 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
3. 過份憂慮不同的事情
4. 難以放鬆
5. 心緒不寧以至坐立不安
6. 容易心煩或易怒
7. 感到害怕,就像要發生可怕的事情
根據上述這些問題的回答,每個分數相加,0-4分是沒有/極少焦慮;5-9分是輕度焦慮;10-14分是中度焦慮;15-21分是重度焦慮。如果你在這份量表中得到較高的分數,那麼建議你尋求進一步的專業協助。
參考資料:Spitzer, R. L., Kroenke, K., Williams, J. B., & Löwe, B. (2006). A brief measure for assessing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the GAD-7.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6(10), 1092-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