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服務項目
  • 專業人員介紹與預約
    • 李沛嫻 心理師
    • 朱春林 心理師
    • 許承傑 心理師
    • 吳若瑄 心理師
    • 林姿瑩 心理師
    • 梁家綺 心理師
    • 林治家 心理師
    • 徐嬿婷 心理師
  • 聯絡我們
  • 線上視訊心理諮商
  • 佳緣日間照顧中心
  • Menu Menu
wonderlandclinic

認識產後憂鬱及自我評估

2024 年 5 月 10 日/在: 最新消息, 自我評估/作者: 沛田心理治療所

張承瑀 臨床心理師

當女性從驗到兩條線的那刻開始,人生即開始出現巨大的變化,不論是看待自我與世界的方式都會出現改變。孕期前後是一連串的未知,在每一個孕期都會面臨到不同的挑戰,好不容易順利把寶寶生產下來後又是一連串新的未知與挑戰。

部分女性在生產後,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情緒不穩的狀態,大多數人在產後一兩週內症狀就會消失,但仍有約10%左右的婦女會有較為嚴重之產後情緒障礙(如:產後憂鬱症或產後精神病),這個時候便需要專業介入協助治療。

為什麼會有產後憂鬱症?

目前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有關的原因包含生理、心理與社會因子間相互影響。如:產後賀爾蒙急遽變化影響、育兒體力消耗或睡眠不足、長輩育嬰指導壓力、產後身體恢復不佳、傷口疼痛、回歸職場壓力、產後外型改變等。

產後憂鬱症

DSM-5診斷準則如下

  1. 幾乎每天且整天心情憂鬱
  2. 幾乎每天且整天明顯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或愉悅感
  3.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或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
  4. 幾乎每天整都失眠或嗜眠
  5. 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6. 幾乎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7. 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感,或有過度或不恰當的罪惡感
  8. 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猶豫不決
  9. 反覆想到死亡,反覆有自殺意念,或有自殺舉動,或有具體的自殺計畫

若婦女在產後二至四週內,同時出現上列九項症狀中的五項以上(其中至少須包含1或2兩者之一),且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時,便需要尋求進一步醫療協助及診斷。同時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可能亦會有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嬰兒身上、覺得自己是不夠好的母親、對嬰兒沒有感覺或感覺不到親密,或有傷害新生兒的強迫性意念。

若本人、伴侶或親友發現產後媽媽有出現情緒不穩狀況時,亦可以使用下面或線上的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自評目前的情緒狀況。

產後憂鬱了怎麼辦

產後憂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生產後的媽媽們很需要維持規律作息、充分的休息與睡眠及均衡充足的營養補給,這些對於克服沮喪及焦慮的心情都很有幫助,因此伴侶與家人除了需要協助幫忙照顧新生兒及分擔家務外,也很需要注意產婦的休息及營養需求。

另,產後媽媽們也很需要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來適度地宣洩情緒,讓情緒有出口,避免壓力不斷累積,亦可以透過讓身體動起來、增加社交互動及讓腦袋放空等方式來減少心理負擔及提升正向情緒;伴侶與親友亦需要適度給予其情緒支持,多以鼓勵關心來代替責備,花時間傾聽產婦的心理困擾,一起正視及度過懷孕及產後的情緒變化。

產後憂鬱症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常見,且不只有產婦會罹患該疾患,新手爸爸也可能會有產後憂鬱症。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足夠的家庭與社會支持、配合自我協助策略及保持對憂鬱情緒的警覺,適時地尋求幫助,可預防並順利走出產後憂鬱症的陰霾。

心理衛生資源

目前桃園市政府婦幼發展局有推出產後憂鬱暨婦女心理諮商計畫,提供本人或配偶設籍在桃園市之孕期中及產後六個月內婦女心理諮商及中醫診療調理補助,詳細資訊可參閱桃園市政府婦幼發展局的官網,沛田心理治療所為心理諮商的合作機構,若有需要的婦女亦可在本所官網進行心理治療預約。

 

參考資料:

國民健康署 認識產後憂鬱症

衛生福利部 孕產心理健康

NHS Postnatal depression

《準媽媽心靈解憂書》備孕、待產到育嬰,來自孕產醫師的70個減壓處方

從女人,成為媽媽:孕前到產後的心理照顧課

 

與大家分享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witter
  • Share on WhatsApp
  • Share by Mail
https://wonderlandclinic.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05/9ce039751220e0429aa1dc9ff6d91348.webp 1500 2250 沛田心理治療所 https://wonderlandclinic.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8/fe84936d80cb7ea23cc20737351870a1.png 沛田心理治療所2024-05-10 14:12:222024-05-10 14:13:56認識產後憂鬱及自我評估

近期文章

  • 2025團體心理治療課程 2025 年 9 月 5 日
  • 2025最新消息 2025 年 6 月 20 日
  • ADHD腦波神經回饋治療(評估/訓練) 2025 年 3 月 24 日
  • 情緒障礙的問題行為處置 2024 年 7 月 2 日
  • 認識產後憂鬱及自我評估 2024 年 5 月 10 日
  • 發展遲緩兒(疫情寶寶)的早期療育與介入 2024 年 5 月 10 日
  • 什麼是「壓力」? 2024 年 5 月 10 日
  • 焦慮是什麼?如何自我評估? 2024 年 4 月 25 日
  • 如何治療強迫症(OCD) 2024 年 4 月 25 日
  • 如何治療自閉兒(Autism)-早期療育 2024 年 4 月 18 日

03-2871007

信箱:a0963571369@gmail.com

地址:337 桃園市大園區致祥三街53號

加入官方LINE:@520jdoey

03-2871007

信箱:a0963571369@gmail.com

地址:337 桃園市大園區致祥三街53號

加入官方LINE:@520jdoey

© 沛田心理治療所

情緒障礙的問題行為處置發展遲緩兒(疫情寶寶)的早期療育與介入 Scroll to top
  • →
  • Facebook
  • Line
  • 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