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繼二十五年後與921地震相同7級以上地震之應注意心理反應
震央在花蓮外海, 截至4日早上10時50分已經有9人不幸罹難,1050人受傷、101人受困,34人失聯以及土石、樓面倒塌等。除了身體的受傷,財產的損失之外,這時每個人都要開始注意自己及週遭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
沛田心理治療所所長李沛嫻表示,如果有以下症狀超過二天就符合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ASD), 必須包含下列幾項準則:
- 創傷事件(如地震)。
- 解離症狀。如主觀感覺麻木、疏離、或沒有情緒反應(如沒有感覺變的呆呆的);對環境認知能力減少;失去現實感;失去自我感;無法回想起創傷事件的重要部分等。
- 創傷事件持續被再度體驗。如作夢、錯覺、或感覺過經驗再浮現等(如作惡夢)。
- 逃避創傷回憶。如思想、感受、談話、活動、地方、或人們等(不想再去談這些事,但是這與週遭人的反應有關,台灣習俗覺得人過逝不要一直去討論,逝者才會去投胎)。
- 焦慮或警覺度增加。如睡眠困難、易怒、專注力不良過份警覺、過份的驚嚇反應、及坐立不安等。(如果運用腹式呼吸及會談都無法緩解可考慮看精神科醫師開藥)
- 造成重大痛苦或功能受損。
- 此障礙延續至少二天但不超過四星期,並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四週內即發生。
若超過一個月就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後群(PTSD),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IV-TR診斷標準如下:
此人曾目擊、經驗、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如地震),牽涉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等。
此人之反應包括:強烈之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
兒童可能以混亂或激動之行為表達(兒童表達能力不佳,可以讓他畫畫或做遊戲治療,觀察兒童的畫作和遊戲內容,會有許多驚嚇的反應)。
*此創傷事件,可以下列方式,被再度體驗:反覆之痛苦回憶或夢境,類似情境引發之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並有麻木的反應。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減少重要活動與興趣,對前途悲觀,無法再愛,不期待再能有事業、婚姻、小孩、或正常壽命。
*持續過度警醒。例如難以入睡或難以維持睡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
*此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
*造成重大痛苦,或功能損害。
若壓力事件後六個月才出現上述症狀,則屬於延遲發作型。
這些都可以向心理師求助與諮詢,必要時轉介精神科醫師。